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大河村遗址: 近观“仰韶标尺” 触摸文明曙光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7:40 点击次数:67
大河村遗址:近观“仰韶标尺” 触摸文明曙光(2’57”)
[解说]正值暑假,开放一个多月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内,游客络绎不绝。
从空中俯瞰,这座设计上别出心裁的“下沉式”博物馆,早已与绿意盎然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融为一体——泥土之下,黄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完整而连续的文化风貌层层叠压。
1964年,一位村民挖红薯窖时的偶然一铲,让这座时间跨度长达3500年,涵盖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、夏文化及商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重现人间。
大河村遗址因拥有华夏民族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——仰韶文化产生、发展、消亡的完整脉络,被誉为“仰韶文化的标尺”。
如今,随着丰富的田野考古材料及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继揭晓,以及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推进,先民的生活细节不断被还原。
[同期]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 杨猛
大河村遗址我们发现它这个文化堆积特别丰厚,最深的地层达到了12.5米,还有就是它跨度时间特别长,而且它就是从仰韶到龙山中期是延绵不断的,所以说现在我们郑州地区的考古学,特别是对仰韶文化的研究,大多是以大河村为“标尺”。
[同期]郑州市文物局局长 顾万发
我们原来认为大河村只是一个一般的聚落遗址,但是我们这一段的发掘就发现,它原来是一座“城”。
大河村文化在中原地区文明传承中独树一帜,周边仰韶文化都逐渐衰落的时候,大河村文化起来了,也就是说它是薪火相传的一抹亮色。
[解说]今年7月底,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举行,其重要子活动之一的“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流合作会”落地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及媒体智库代表齐聚大河村遗址,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交流互鉴。
大河汤汤,文明煌煌。郑州大河村遗址,正以鲜活的形式,讲述着中原先民从原始聚落走向文明社会的壮阔历程。
新华社记者任卓如、袁月明 河南郑州报道。